浙江开放大学权威题库平台:覆盖形考作业、期末试题、历年真题,一站式备考助手!
开放大学试卷作业题库

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?

立即关注 渝粤题库微信公众号,轻松解决学习难题!

浙江开放大学
扫码关注

作业辅导
扫码关注
论文指导
轻松解决学习难题!

浙江开放大学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指导作业答案

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指导

学校: 浙江开放大学

平台: 国家开放大学

题目如下:

1. 1. 学前儿童处于对集合的泛化笼统知觉的年龄阶段是( )。

A. 3岁前

B. 3岁~4岁

C. 4岁~5岁

D. 5岁~6岁

答案: 3岁前

2. 2. 教师提前在柜子上贴上了大糖果袋子和小糖果袋子的图标,然后让孩子把相应的糖果放到两个袋子里去,这个活动是匹配还是分类?( )

A. 分类

B. 匹配和分类

C. 匹配或分类

D. 匹配

答案: 匹配

3. 3. 要求学前儿童将黑色的、系带子的鞋放在一起。这种分类活动称为( )。

A. 按物体的一种特征分类

B. 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

C. 层级分类

D. 多重分类(多角度分类)

答案: 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

4. 4. 按照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的教育,一般安排在( )。

A. 小班

B. 中班

C. 大班

D. 小、中、大班

答案: 大班

5. 5. 小班的学前儿童能够按照什么来分类?( )

A. 按照事物明显的外部特征分类,比如按照物体的形状、大小、颜色来分类

B. 按照事物较社会属性特征(内部特征)来分类,比如听诊器、输液瓶、白大褂、针头等放入一类

C. 按照外部细节特征分类,比如鞋子的商标、有无鞋带、拉链颜色等

D. 按照概念来分类,比如蔬菜、水果等

答案: 按照事物明显的外部特征分类,比如按照物体的形状、大小、颜色来分类

6. 6. 属于听觉模式的是( )。

A. 方圆方圆方圆

B. 有规律的鼓点

C. 站坐站坐站坐

D. 红绿红绿红绿

答案: 有规律的鼓点

7. 7. 儿童最初感知的模式是( )上的模式。

A. 空间

B. 图案

C. 动作

D. 时间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8. 8. 教师呈现了“红绿,红绿,红绿,……”的参照,学前儿童按此摆了一个一模一样的规律,这属于模式认知能力的( )。

A. 模式识别

B. 模式复制

C. 模式扩展

D. 模式创造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9. 9. 学前儿童模式认知能力经历从低到高、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,其中级别最高的模式认知能力是( )。

A. 模式识别

B. 模式复制

C. 模式创造

D. 模式描述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10. 10. 从模式载体来看,学前儿童接触最多的是( )。

A. 味觉模式

B. 动觉模式

C. 听觉模式

D. 视觉模式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11. 11. 教师让学前儿童在画的四朵小花上叠放塑料小花时,儿童只在第一朵和第四朵上盖上塑料小花,就认为完成任务了。这说明该学前儿童的集合概念发展处于感知有限集合阶段。( )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12. 12. 学前儿童玩积木时,教师趁他不注意时拿走几块,但他没有觉察到。这说明该学前儿童的集合概念发展处于泛化笼统知觉阶段。( )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13. 13. 给学前儿童提供红、黄、蓝3种不同颜色的三角形卡片,学前儿童可以按照颜色进行分类。( )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14. 14. 学前儿童对包含关系的理解往往要晚于相等关系。( )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15. 15. 匹配和分类没有什么区别。( )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16. 16. 模式是数学的基本主题,甚至可以说模式是数学的实质。( )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17. 17. 教师拼出了“圆形方形、圆形方形、圆形方形”的规律,然后让孩子们拼出一个跟老师一样规律的模式,有些孩子拼成的是“方形圆形、方形圆形、方形圆形”,这些孩子拼的规律对吗?( )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18. 18. 视觉模式最重要,其他载体的模式(听觉模式、动觉模式等)并不重要。( )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19. 19. 模式与排序不相关。( )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20. 20. 学前儿童往往更容易认知重复模式。( )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21. 21. 分类活动包括两个步骤,分别是( )。

A. 观察比较

B. 实施分类

C. 老师提醒

D. 与同伴交流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22. 22.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十分重要,其意义体现为( )。

A. 感知集合是学前儿童认识事物的起点

B. 感知集合是学前儿童形成数学概念的基础

C. 感知集合及其元素是计数的前提

D. 感知集合及其包含关系有利于掌握数的组成与加减运算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23. 23. 学前儿童分类的学习路径为( )。

A. 从外部明显特征到细节特征

B. 从细节特征到外部明显特征

C. 从外部特征(自然属性)到社会属性特征(内部特征)

D. 从社会属性特征(内部特征)到外部特征(自然属性)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24. 24.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发展一般可以被描述四个渐进的阶段,分别为( )。

A. 对集合的泛化笼统知觉阶段

B. 感知有限集合阶段

C. 感知集合元素阶段

D. 对集合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和扩展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25. 25.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和分类涉及的核心经验有( )。

A. 物体的属性可以用来对物体进行分类,组成不同的集合

B. 同样一组物体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

C. 集合可以用来比较,感知其关系

D. 同样一组物体只能按照一种方式进行分类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26. 26. 模式具有两个根本特点,分别为( )。

A. 重复性

B. 可预测性

C. 无规律性

D. 不可预测性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27. 27. 根据模式的基本单位循环规则的不同,模式的类型有( )。

A. 形状模式

B. 颜色模式

C. 发展模式

D. 重复模式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28. 28. 下列属于循环模式的是( )。

A. 潮起-潮落

B. 日出-日落

C. 春-夏-秋-冬

D. 周一到周日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29. 29. 发展学前儿童模式能力的教育策略有( )。

A. 引导学前儿童发现模式结构

B. 引导学前儿童发现生活中的模式

C. 注意模式的多元表征

D. 突出模式教育的游戏性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30. 30. 为了让学前儿童真正理解和掌握模式结构,教师可采取的策略有( )。

A. 让学前儿童读模式

B. 用方框圈出模式单元

C. 做大量模式练习题

D. 进行考试测试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31. 1.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运用一定的数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。在体操活动中,要能够准确站位和运动,需要运用的知识是( )。

A. 空间方位

B. 加减运算

C. 集合

D. 排序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32. 2. 学前儿童最初认识空间方位关系的参照系统是( )。

A. 他人身体

B. 自己身体

C. 大家身体

D. 父母身体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33. 3. 如果甲在乙的右边,则乙在甲的左边,这体现出空间方位具有( )。

A. 相对性

B. 可变性

C. 连续性

D. 绝对性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34. 4. “我在老师的前面,如果我移动了我的位置,那我有可能是在老师的旁边或后面了”,这说明空间具有( )。

A. 连续性

B. 可变性

C. 传递性

D. 绝对性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35. 5. 让学前儿童学习向左或向右运动,这一教育要求适合于( )。

A. 小小班

B. 小班

C. 中班

D. 大班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36. 6. 学前儿童认识空间方位的顺序为( )。

A. 先上下,再前后,最后左右

B. 先上下,再左右,最后前后

C. 先前后,再上下,最后左右

D. 先前后,再左右,最后上下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37. 7. 年幼儿童在描述物体的属性特征时,往往用词较为模糊,会统统用( )描述物体的各种属性特征。

A. 粗细

B. 高矮

C. 轻重

D. 大小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38. 8. 很多研究证明,到了( ),有些学前儿童开始掌握量的守恒。

A. 小班

B. 中班

C. 大班

D. 小小班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39. 9. 儿童用绳子量大树的树围,这属于( )。

A. 标准测量

B. 非标准测量

C. 比较测量

D. 观察测量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40. 10. 以下表述中,属于小班儿童量的概念教育要求的是( )。

A. 会用直接比较法,区别大小和长短不同的物体

B. 能区分物体的粗细、厚薄、轻重

C. 能在比较的基础上给7个物体按照量的差异特征排序

D. 能体验量的守恒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41. 11. 空间方位的概念是狭义的空间概念,即对客观物体的相互位置关系的认识。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42. 12. 特定视角的观察影响我们对空间的体验和二维表征,学前儿童应该可以从不同的空间视角观察人、位置和物体。( )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43. 13. 学前儿童后期开始对自己所处的空间环境形成心理表征,也能对其中的空间关系建立模型,尝试用符号这样的抽象方式再现物体的相对位置。( )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44. 14. 积木对学习空间概念非常重要,学前儿童刚开始搭建积木时先只会垒高,后来学会平铺。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45. 15.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,根本不可能画出空间方位图来。( )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46. 16. “我没有姐姐大,我就更没有妈妈大了”,这表现出儿童已经具备了量的相对性。( )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47. 17. 一个幼儿认为一堆报纸揉成的球比一个小铁球大,所以纸球比较重。这说明该名幼儿还只是从视觉上判断,不具备量的守恒。( )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48. 18. “测量的工具越大,测量出的单位数量越小”这样的核心经验太难了,不适合学前儿童学习。( )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49. 19. 学前儿童的测量概念经历了从有测量意识、测量的探索,对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的认识,到运用标准测量工具的意识的过程。( )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50. 20. 到学前阶段末期,要求学前儿童必须要掌握标准测量(利用尺子、量杯等)。( )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51. 21. 学前儿童空间方位的学习路径是( )。

A. 以自我为中心到以客体为中心逐渐过渡

B. 以客体为中心到以自我为中心逐渐过渡

C. 从绝对化逐渐过渡到相对化

D. 从相对化逐渐过渡到绝对化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52. 22. 下列有关空间方位的表述中,以客体为基准点来表述的是( )。

A. 自己的前面

B. 桌子的上面

C. 椅子的下面

D. 箱子的左边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53. 23. 关于学前儿童空间方位能力的发展要求,下列说法正确的是( )。

A. 小班儿童能辨别上下、前后

B. 中班儿童可以辨别远近、旁边

C. 大班儿童能用方位词描述简单的路径

D. 随着年龄的增长,儿童辨別空间方位的区域也在不断扩展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54. 24. 如何丰富学前儿童空间方位识别的经验,引导儿童运用空间方位经验解决问题?( )

A. 请学前儿童取放物体时使用他们能够理解的方位词

B. 和学前儿童一起识别熟悉场所的位置

C. 在体育、音乐和舞蹈活动中,引导学前儿童感受空间方位和运动方向

D. 和学前儿童玩指令找宝的游戏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55. 25. 学前儿童空间方位的教育策略有( )。

A. 生活中注意空间方位的讨论

B. 充分利用积木

C. 利用照片

D. 利用身体运动游戏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56. 26. 量可以分为( )。

A. 非连续量

B. 连续量

C. 数量

D. 测量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57. 27. 下列属于连续量的是( )。

A. 三公斤重

B. 五立方米

C. 十分钟

D. 六厘米长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58. 28. 学前儿童量的比较的发展特点为( )。

A. 从明显差异到不明显差异

B. 从绝对到相对

C. 从视觉判断量的可逆性

D. 词语从模糊、不精确到逐渐精确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59. 29. 在非标准测量中,通常会用到的自然物包括( )。

A. 木棍

B. 绳子

C. 手掌

D. 步长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60. 30. 以下属于学前儿童测量核心经验的是( )。

A. 了解和确定物体的属性特征是进行测量的重要前提

B. 计量单位的大小必须相等

C. 测量时必须是不间断或没有重叠的

D. 计量单位的大小与测量出的单位数量之间是一种反函数的关系

答案:请关注【开放教育题库】微信公众号,发送题目获取正确答案。



    扫描二维码,在手机上阅读
    评论留言

    昵称

    个人资料
    个人资料
    浙江开放大学试题答案库 | 形成性考核题库+作业解析+期末复习资料
    • 文章2894
    • 评论0
    • 微语0
    标签